量子占星/彭定轩2018年版
是什么东西构成了这个世界? 是什么元素组成了人类自身? 这个世界的运作法则何在? 这些问题自古以来便属大哉问! 数千年来,无数智者想破脑袋,无数思想家创造理论,无数科学家做尽实验,至今仍得不到最终答案。
对真理的追求,一直是智人文明的集体目标,为了能够认清自身,认清自己所处的世界,古人开始用自己的想象力,和仅有的微薄知识,来揣摩世界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。
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,远古都曾各自想像并发明,自创出一套「神明造人」的传说,如中原地区的「女娲造人」、壮族地区的「尿液造人」、哈萨克的「生命树造人」,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上帝耶和华造了「亚当」。 除了女人的始祖夏娃,是由亚当的肋骨所造之外,其余不约而同,所有神造人的基本材料都是泥土,只是混入泥中的其他成分有异罢了!
在人类社会自七千年前,逐渐脱离新石器时代后,文明思想也从远古的「神话崇拜」期,经过百花齐放的「哲学思辨」期,朝向「理性秩序」化发展。 人类开始懂得运用逻辑法则,从纷繁芜杂的自然现象中,总结出某些客观规律,以便正确认识、控制并改造自然,使环境更适合人类居住生存。
古代巴比伦、埃及和希腊文明,都曾把水、空气、土及火,看成是世界的主要构成元素,并设想在元素之上,尚有更原始的物质「以太」。 四大元素便是由「以太」形成,然后由上至下,由轻到重,以火、风、水、土的次序分为四层。
当时有些人把「气」或是「空」,看作原始物质,把其他元素当成是由气组成的,其论据推理过程是:气从嘴里呼出来时是热的(带有水分的呼气),而在压力下喷出来则是冷的(不带水分的吹气),空气变得稀薄之后,就成了火(燃烧需要空气),空气经过凝聚后会变成水(雨水、露水),然后又变成土(杂质、灰燼)。
由此可见,古人的科学知识虽不足,但联想力颇为丰富,认为风火土水之间的差异,只是空气的「量变」结果,不同元素乃是「凝聚」密度有异的空气而已。 这种古老的四元素观点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自公元前数百年至十七世纪,在人类科学思想的发展中,始终占有绝大的影响性。
在苏格拉底之前,只有德谟克里特斯(约460B.C.~370B. C.)独树一家,他主张一切物质都是原子的集合体。 原子(atom)的语意是无法再进一步分解的东西,他认为世界是无数原子,以不同形式、不同方向、不同排列方式建构而成的。 首位原子论的提倡者成了现代量子力学的始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