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占星彭定轩/2014年版
希腊哲学家柏拉图:「爱是哲学、感官、生命的原动力,人生的目的,即在用爱完成真善美的追求。」 不管处于何种社会,人类对爱的欲求,都引导了个人及社会的发展,可见爱的力量之伟大。
比柏拉图更早的哲学家恩培多利斯认为:万物因「爱」而结合,因「恨」而分离,世界万物靠着爱,紧紧地吸附,宇宙依爱的定律运行,万物相吸、相合、相对也兼容,爱让世界运转。 人类因有异于其他生物的「爱」,发展出高度社会化的文明,现代人爱与被爱的欲望,更加牢不可破。
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,人类的需求有五到七个阶段,最迫切的是生理需求,在饥渴交加时,人类完全无法有效思考,但得到足够的饮水与食物后,生理的渴求便自脑海淡出,其他攸关生存福祉的需求随之而起。
但是,人类身为万物之灵,在于不能光靠物质生存,一个人在「吃喝拉撒睡」等生理需求,以及较高层的安全感及社会归属,都获得初步满足后,生而为人的潜能,就会逐渐浮出,采取各种以「爱」为动力的行为表现,建立更高的个人发展与社会文明。
人们常以「化学反应」,来形容两人间爆发激情,相互被吸引的情形,根据神经医学研究,这不只是种比喻表达,而是一种事实,不管人类心理有何浪漫感觉,亦或脑中产生什麽绮思暇想,身体都有一套相对应的化学机制。
人类一旦遇到喜欢的对象,体内分布万千的生物化学通道,开始受到刺激,传递化学物质,让我们以各种形式感受到爱,从疯狂陷入激情,缠绵悱测的爱恋,直到老夫老妻的舒适熟悉感。
大脑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爱情,至少有三个阶段,各自产生不同的化学「鸡尾酒」,影响人类的情绪和行为。
第一是「情欲」阶段,睪固酮、肾上腺及雌激素等急速分泌,「性」荷尔蒙主导一切,让人感觉愉悦的胺多芬则紧追在后。 人类对性的强烈需求是生物演化的方式,称为「性择」,目的是刺激个别物种维持群体的总数。 原本理想状况,是雌雄两性建立固定的伴侣关系,维持长久时间,完成父母养育责任,建立家庭社会的组织层级。
但人类并非专情的动物,特别是雄性具有杂交的倾向,生物的原始本能驱使寻找更多更新的伴侣,同时和多位对象维持性关系,繁衍多元基因混合的后代。 因此人类经常无法永久维持良好的家庭运作,在生物追逐及争夺交配对象的本能下,形成人类伦理的爱情不忠及婚姻外遇等,演出爱恨情仇的极致,造成千奇百怪的情感纷争及社会问题。
占星学的解释为,第一阶段对应于火星,代表人类在生存及繁衍的本能下,被激发的动物竞争性,一旦「精虫冲脑」(其实是男女皆有的性激素),就会不顾一切,为追求性快感,快速满足生理需求,采取买春、援交、等行为。
如果关系中加入份量不等的金星后,则会演变为一时的男女激情,但斗争及的本质依旧,此阶段会渲染许多冲动、暴力、非理性的行为,常以频繁的性活动,无所顾忌吃喝玩乐,冒险犯难尝试新奇,动辄大吵大闹,乃至大打出手,宣泄过度分泌的荷尔蒙,所谓「饮食男女」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