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展五千年的哲学思考
–占星学– 之三
量子科学占星/彭定轩
本文图片为阿飞工作室版权所有
《占星学的缘起》
现代占星学的萌芽,始自公元前三千年的西亚「两河流域」文明时期,当地住民是以「神性膜拜」为主要思想,苏美人开始使用楔形文字,为天空中聚集的星群命名,并记录一些天文现象。
巴比伦人发明了几何计算,把天空的圆周画为三百六十度,并依月亮通过的区域,分为十七或十八个大小不等的星座,到了后期才将天空分为十二个大小相等的区块,成为现今的黄道十二宫。 现代占星学中的星座名称,也可追溯到此时期。
伽勒底秩序
古代人认为太阳及月亮,逐年逐月对人类发挥影响,是显而易见的,进一步赋予日月星辰某些象征意义,将其视为神祉来崇拜,是十分自然之事。
到了古巴比伦和亚述文明时期,形成了将天体运行视为神意的展现,对于人世间的兴衰变化,有着「决定性」影响力的观念。
而后逐渐演变成,将肉眼所观察到的七颗行星,以自身文化所尊崇的神明为名,并赋予每颗行星特殊的神性来作演绎,将神话中的神明与各个行星间,建立起奥妙的「天人感应」关系,西洋占星学就此萌芽。
当时各文明中的伽勒底人,特别热衷于观星,并根据观测资料,建立了最早的星历表,能计算并推测出行星的位置,且能预测日蚀的发生。
伽勒底人并依行星在天空中运行的速度,推测行星距离地球的距离远近,将天空分成七重天,离地球最近的为月亮天,最远的为土星天。 后世称此行星排列的规则为伽勒底秩序。
占星学在其后几百年间,以古巴比伦神话为诠释的根源,建立在象征主义的基础上,逐渐渗透至埃及与希腊化地区。 当时希腊的地中海商业文明,具有的开放思想观念,和自由的学术风气,促成了占星的理性化,以个人为主的本命占星学,也发展到成熟应用的地步。
古希腊哲学百家争鸣,名家辈出,如柏拉图、亚里斯多德、毕达哥拉斯等,两千年前的哲学性宇宙观,至今对于人类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,仍有具有相当的文明启迪作用。
当时各家希腊哲学先贤,对于万物根源的哲学思索,及宇宙的构成相当感兴趣,其中许多观念对于占星学的体系建立,有着重大影响力。 并促成欧洲文明,由神话崇拜,经由哲学思辨,走向理性秩序化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