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占星/彭定軒 2023年版
「世俗占星學」和「肇生占星學」的應用差異,在於觀察對象之「尺度」不同,前者對象是地球上所有人類,生存在同一星球,視為同一生命體,禍福相倚休戚相關、同舟一命生死與共,此為宇宙靈性的層次觀點、非地球個體生命所能置喙。後者則對地球上現存的數十億生靈,乃至古往今來,曾經存活的億萬兆個體,就其性格行為、事件際遇,作為觀察及分析對象。
在「肇生占星學」中,無論本命解析或推運預測,都是以星盤中的「行星」為主角,對於行星在某一星座、某一宮位、彼此何種相位,做出性格描述、心理分析、行為推測,最後論斷事件際遇。
「星座」是地球某一生命出生時,天體行星在黃道上運行,當下的所在位置,所瞬間定位的。「宮位」則就個體出生地點,以城市所在的經緯度(精確到分秒即可),再根據不同的宮位制計算,所劃分出的十二個區塊。
其中,在出生地位於正東方地平線,與黃道大圓的交點是為上昇點,此點指向的星座就是上昇星座,而正西方地平線與黃道大圓的交點則是下降點,指向下降星座。另外尚有生命體立足於地表上,指出其頭上(午)、腳下(子)方位的「子午大圓」,也與黃道大圓出現兩個交會點,指向天頂及天底兩個星座,這四個點將占星盤劃分為四大象限。(本書使用當代最普遍的不等宮制,讀者也可使用等宮制,整宮制不建議用)。
此外,行星之間的「相位」,在同一天及同一時刻中,不會有明顯變化,因此相近時刻出生之人,命盤最顯著的不同,是因出生地不同的經緯度(如紐約、倫敦、北京、台北),所出現的「宮位」差異。
在靈性誕生於地球後,依據行星排列拍下的立體照片,將之呈現在紙張及螢幕上,即為某人的「占星命盤」。當然,天體並不就此停止,會以各自規律持續運動,隨著時間之箭方向、永恆不停前進。將某年月某時刻的時間盤,跟某人出生時的占星盤,做出相互對比,形成進行式的互動關係,謂之「Transit」(流年、行運、過運)。
因此,「世俗占星學」的全球預言,可以不管個人星盤,將所有人類一體論斷,類似宗教提倡的最後審判與救贖重生。而「肇生占星學」的流年分析,絕不能獨立於本命星盤之外,否則地球上每個人的運勢都將一致,沒有絲毫差別,如此違反自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後,興起之人本主義的理性邏輯觀,更背離生命煉金術的個體化課題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