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占星彭定軒/2017年版
晴朗的新月夜空中,閃爍著成千上萬的星星,乍看雜亂無章的繁星中,認真觀察之下 ,這裡可以「看出」一隻獅子,那裡可以「連出」一座天秤,似乎隱藏著各式各樣的圖樣,或稱「模式」。
人類透過占星學的觀點,從十二星座的單純原型,到排出滿佈符號的誕生盤(Natal chart),從簡單的火土風水四分類,到複雜的星盤詮釋藝術。無論是西洋現代占星、古典占星或印度占星,各種占星理論派別,依據不同的參照數據,使用五花八門的大行星、小行星、虛點及各式各樣的分宮制,都可架構出許多種「地球人事」的象徵模型,來做觀察、分析、推演及預測。
占星學的誕生及發展,是基於人類的本能習性,無法忍受「不確定」的未來,時時對於自身的行為,可能造成的後果,懷有探知、預測及防範的心理,浮現出風險評估的意識,而產生「預知未來」的需求之下出現的。西洋占星堪稱最古老的哲學理論,是基於 「 天上如是 , 地下亦然 」 ( as above so below) 的「天人相感」思想上,在人類歷史上超過四千年,體系於兩千年前完備,依循發展至今。
人類因大腦皮質的高度發展,自古便有「如果這樣做…之後會如何」的理性思考,各大古老文明在啟蒙後,不約而同,都開始對天上星辰,以自身文明特有的神話故事,賦予個別的象徵意涵。以「公認」的指標作為參數,建立一套理論體系,並以系統的「規律性」變化為指引,預見未來發展的結果或狀況。
人類對於自身的吉凶禍福充滿了好奇心,創造出各種信仰及觀念,想要找到毫無瑕疵的答案,命運究竟是先天被神所注定,還是透過後天環境所造成的﹖就此形成了極端的兩種派別。但生命真相顯然不是「先天論」所認為,一個人的知識、思想及行為際遇,完全來自先天的基因遺傳與個性特徵,並非有人一出生,就注定是富貴皇帝命或貧困乞丐命。卻也非「後天論」者主張的,人的一切性格、行為與命運,只是在成長環境中,受到不同的知識教養及行為訓練,所培育出來的習慣性生物。
西洋占星盤可以想像成,一個人基於出生時間與地點差異,與生俱來帶有某種獨特的認知模式,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特有模式,在探索這個世界。不同排列組合的占星盤,就像是一個個「形狀各異」的篩子,每個人使用某種模式的感官接收及反應回饋系統,不停接收外界訊息,把符合認知模式的訊息留下來,不符合自身模式的,予以剔除,當作沒看到、沒聽到、沒感覺。
至於客觀存在的物理現象,無法視而不見的,也會用不同模式後製處理,予以放大、縮小及扭曲,以求這個世界「看起來」符合自身的認知模式。占星學的「認知論」,統合了先天特性及後天環境的兩極論調,主張每個人都是在更高層、習焉不察的信念之下,運用自身的差異性觀點,對外在的客觀世界,加以觀察並反應,型塑並詮釋。
因此,每個人都是活在自身所創造的小太陽系中,而小宇宙又處於家庭、社會及國族意識,所形成的中宇宙之內,受其包裹與制約。自身中宇宙與其他族群所創造的中宇宙,在當下時間與空間構築的大宇宙之中,並行不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