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占星彭定軒/2014年版
—— 從占星論生命的「極端變異」與「反脆弱性」
面對瞬息萬變的世間生存,人類彷彿風中之燭,被一吹就滅。人類惟有利用「隨機、混沌、不確定性」,而非避之惟恐不及。卓越之人宛如風中的火燄,藉由風勢使自己更加閃耀。
人類之所以掌握世界,在於無意識「需要」並「追求」各種冒險、刺激和不確定,使生命暴露在充滿波動、隨機、混亂和壓力因子的環境中,且能從創造性的破壞中,得到教訓、省思,獲得自我強化的益處,隨之成長茁壯。
遇到生命的意外、失落、衝擊,人類不會只想存活下來,在撐過危機之後,人類還想——「掌控一切」——。生命究竟具備何種特質,方能馴服、主導及征服各種無預警、不透明、無法控制及難以解釋的事物呢?簡言之,生命充滿了變異性與「反脆弱性」!
如果,星盤中的日月水金火等五顆內行星,所落入的十二星座,代表上天賦予人世間,十二種不同的人格型態和行為特質,是人類可以認知、控制並運用的特質,讓每個人在家庭中各司其職,維持生命存在及生活安逸,使物種不斷延續的能量。
則木土兩星落入的星座,代表了每個人可以經驗、察覺並接受的環境條件,使人類在自身得到溫飽後,還可依循不同的理想專才及責任使命,建立層層組織的社會結構,安分守己並各展所長,發展出部落、族群、國家等,更高層級的社會結構。
照理說,古典占星七大行星的象徵能量,足以構成人類牢不可破、難以憾動的「平常世界」,地球文明應該停留在五千年前的水平,至今不變。為何地球人在十八世紀後,能以三百年不到的時間,將文明百倍速推動(迄今加速中),打造出現今的「後資訊」社會呢?
原來,自十八世紀末以降,隨觀測儀器的進步,天文界陸續「正式發現」三王星,天王星(1781)、海王星(1846)及冥王星(1930),代表「極端世界」的能量,從此「解除封印」。
三王星皆象徵生命的意外、波動、混沌、虛幻、複雜、深奧等特性,是充斥於人類自身及社會環境中,不可控制、無法預料及匪夷所思的「壓力因子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