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占星 / 彭定軒 2013 年版
「就像在一個螺旋中,太陽引起了萬物的嬗變和轉化,手工製造了萬物,如同造出了龐大的身體,使一物變成另一物,使某一種類變成另一種類,使一種形式變成另一形式」。
以上是赫密斯的《秘義集成》(Hermetica )中所述。
自古以來,將鉛或銅變成黃金的煉金術,在近代完全被否定,因科學家發現,無論是金銀銅鐵錫,都是由無法被分割的基本粒子——元素所構成。但自十九世紀末,原子無法被分割的思想又被推翻,因物理學家發現「原子」內部,還存在更小的結構——「原子核」與「電子」 。如果用α射線,去碰撞帶有兩個質子的氮原子,可使其中一個質子「游離」,得到只有一個質子的氫原子。
二十世紀中,已經可以人工操作,將原子序29 的銅與原子序50的錫,融合為原子序79的黃金。或是將原子序82的鉛原子核中的三個質子「移走」,產生原子序79的黃金。
此後相關研究不斷進步,目前107種已被發現的化學元素,有15種是人工製造的。但是 若用核分裂或核聚變的方式,將其他元素轉變為黃金,需要極為龐大的能量投入,一公克的黃金,需要耗費上千倍黃金的費用,不符經濟效益,故無人採用此種現代煉金術。
「想一想你們的靈魂是如何播種的,你們並沒有注定要如野獸般,或像原始人一樣地生活,而是要追求美德與知識。」
但丁《煉獄》(Inferno)中的這段話,是尤利西斯在綺色佳登陸後,召回舊日的水手,鼓勵他們再和自己一起航行時所說的。
此外,天體物理及核子物理學家們,努力尋找 究竟是何「宇宙觸媒」 ,在太初促使萬物誕生的奧秘。他們透過核子理論推證,原來將一種元素變成另一種元素,是宇宙創造愛玩的老把戲。據推論在大霹靂之始,溫度高達凱氏一千億度,像是一鍋充滿幅射粒子的大雜繪,當時沒有任何結構可以在這種高溫下存在。
直到數十萬年後,溫度降到三千度時,氫原子與氦原子才能形成,而在宇宙誕生十億年後,氫與氦組成的氣體雲,得以用足夠的重力形成恆星,製造出碳、氧等原子。又經過數十億年,恆星在氣體燃料耗盡後,煉出更重的鐵和鎳,最後發生「超新星」爆炸,才產生金、銀、鉑等元素。
因此,煉金術的起源,和蒼穹中的日月星辰一樣古老,宇宙中的所有物質,包括人類在內,都是從星塵中誕生的,「開天闢地」堪稱真正的魔法!
在DNA的雙螺旋結構被發現後,許多分子生物學、遺傳學、基因工程學家,投入細胞及染色體的「微世界」探索中。希望藉此揭開生命奧秘,掌握長壽不老的機制,阻止生命耗損,人為地延長生物壽命。同時眾多其他研究,如生物科技與藥物開發,試圖製出延長壽命的「靈丹妙藥」,同時將此等知識技術,變成可以賣錢的黃金。可見「魔法石」的概念,古今中外,盛行不輟。
數千年來,占星學「天人相感」的哲學理論,及煉金術「調和鍛鍊」的技術經驗,潛藏於西方文明的背後,推動天文、幾何、物理、化學等科目發展至今。人類自古追求的偉大夢想,「點石成金法」和「長生不老藥」,在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之初,雖一時遭到推翻,但到了二十一世紀,卻越來越可能被實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