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占星/彭定軒2013 年版
邏輯(logic ),又稱理則 、論理、推理,是一種「有效 推論 」的 哲學 方法。 如果只依據古典邏輯學中的 同一律 , 矛盾律 及 排中律 , 我們就必須將所有的 「 對與錯 」、「 是與非 」、「 真與偽 」、「 誠實與說謊 」, 這些觀念清楚地區分出來 ,「一絲不茍」 不留任何模糊的空間 。
但在人類世界的生活,無論是日常的思想 、 觀念 、 用字遣詞中 ,卻經 常出現一些 「 模糊地帶 」。 可能是我們對同一件事情 ,因 不同的詮釋角度 、 前提設定 、 概念連接或置換 ,或是萬中無一的巧合例外, 而帶來意想不到 , 甚至自相矛盾的狀況 ,使之無法 從 邏輯 上,正確判知結論究竟是「正」還是「誤」的狀況, 這些統稱為 「 悖論 」, 亦稱謬論、弔詭 、詭局及 佯謬 。
悖論的英文Paradox,在希臘文中是「多想一想」之意,是指某些看似荒謬錯誤、或是無法自圓其說、或許互不相容的命題與結論。大致可分為三類:
第一類悖論是「似是而非」的,通常是由於推理過程中的錯誤,引導到錯誤的結論所致。
例如「消失的一百元」:三位旅客一起到某家旅館投宿,侍者給他們一間三張床的房間,收費三千元,他們三人各拿出一張千元鈔,支付給侍者後,便進房間休息了。
沒想到過一會兒,侍者發現自己弄錯了!原來旅館正好有優惠活動,應該只收二千五百元的。侍者為了避免被投訴,立刻從收銀臺取出五百塊錢,趕緊上樓準備退還給客人。
在電梯中,侍者想到五百塊錢很難由三位客人均分,於是他自作主張,決定只退給每位客人一百塊,自己留下兩百塊當作小費,堪稱兩全其美之舉。
以下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:三位客人各付出九百元(千元鈔找回一百塊),總計兩千七,兩百塊被侍者拿走,那麼三千元剩下的一百塊,到那裡去了呢?
看出問題何在了嗎?這是因為敘述上的誤導,才使得情況自相矛盾,因為把客人支付的二千七,和侍者拿走的兩百塊,加在一起是錯誤的!應該是將收銀臺裡的兩千五,和侍者的兩百塊加在一起,剛好等於客人支付的兩千七才對。
這是一種「認知悖論」,常被包裝在某些花招或障眼法中,蓄意誤導閱聽者,這類題目一旦被揭穿破解方法,邏輯的荒謬性就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