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z Green/原作
陳亮伶/譯
在傳統的占星學裡,土星被認為是一顆不良的行星。他的優點像是自我控制、機巧、節制、小心都令人害怕;而他的缺點更是令人不快,因為它們是透過我們稱為恐懼的情緒所運作。他沒有外圍行星( outer planets )所擁有的光芒,也沒有個人行星( personal planets )的人性化。對他的普遍認知是他的缺乏幽默感,人們認為他帶來限制、挫折、辛苦工作、和自我否定;即使他光明的一面,通常也跟一個人現實面的智慧和自我訓練有關,而沒有生活的歡笑。土星的星座和宮位指出,一個人最可能在生活哪些層面使自我表達受阻,也就是他最易受挫或遭遇困難的地方。很多時候,土星所對應的痛苦情況跟個人本身的弱點或缺點無關,事情就只是發生了,因此也為它贏得「業力之王」( Lord of Karma )的稱呼。這個相當貶抑性的評價一直跟隨著他,雖然亙古以來有一個恆常的說法告訴我們土星是「守門員」( The Dweller at the Threshold ),通往入口鑰匙的保持者,只有透過他,我們才可以經由自我了解達到最終的自由。
這些跟土星有關的挫折經驗是必要的,因為它們無論在實際或心理上都有教育性。無論我們使用心理學或神秘學的術語,基本的事實還是一樣:經由自我發現,人類才可以獲得自由意志﹔而人們無法自我發現,除非事情痛苦到他們別無選擇。雖然很多占星師不會 認為土星是一個有趣的夥伴,還是不能否認土星經驗的必要性。人們不是很容易在這種經驗裡面體驗樂趣,任何享受痛苦的人會被認為是受虐狂,然而土星培養的不是痛苦的享受,而是心理自由的狂喜。這一點不容易被認識,因為沒有很多人有這種體驗。
每個人在某個時候都曾經驗過重複的拖延、失望、和害怕,這些通常是土星的影響﹔然而對於這些經驗的意義和如何將經驗化為機會這個問題,人們卻沒有得到太多回應,除了忍耐和自我控制的一貫勸告。對於這個問題的普通答案,就算不是歸於機率的無用回答,就是同樣無用的回答,因為這些經驗代表個人的業力,目前一個行動或循環的完成,肇始於過去的某一世,他最好忍受他的失望、咬緊牙關、什麼都不做、懷抱信心,以這種方式償還他的債務,發現通往光明的路。就算是那些允許某種人性發展自由的占星師,除了叫對方保持耐心、平靜、和正面的態度,也很難提供其他的建議。也許土星和我們的心靈要求我們的就是像帕西法爾( Parsifal ),當他發現自己被困在魔堡,並且看到聖杯,那時我們會問為什麼?每一個延遲、失望、或恐懼都可能讓我們對心靈的神秘機制有更深的洞見,而且經由這些經驗,我們可以逐漸學習領悟我們生活的意義。
在一個人的內在有很多他尚未覺察的,而這指的不只是受壓抑的情緒。無意識的世界只有從佛洛伊德所探索的周邊層次開始。人類一直根據他衍生的思想形態( thought patterns )創造他的世界,而他活出的外在世界,正是這些形態的表達。個人所遭遇的經驗是他自己心靈的創造力量,以某種神秘的方式吸引到他的生活來,雖然我們並不很清楚外在與內在如何同時融合反映彼此,我們知道每個人的生活就是這樣發生的。
一個人只要觀察別人所經歷的自我發展的過程,就會看到外在的情況總是緊隨著內在他所經歷的心靈的改變而改變。他並非有意識的創造這些情況,而是那個更大的我,那個總體的心靈,那個個人顯現後面的動能。如果個人不努力擴展他的意識,來了解這個整體顯現的本質,而且能夠開始跟它合作,他看起來就會像是命運的典當品,無法控制他的生活。他只能經由了解獲得自身的自由,那麼他才能了解一個特定的經驗對他整體自我的發展有何價值。沒有東西可以像挫折那樣刺激一個人進入那樣的探索,這就是土星的禮物。